内容介绍
员工敬业度的概念与价值
“每次只需要一双手,来的却是一个人。”——亨利•福特
所有的企业都在追问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唤醒员工的潜力和激情?据调查显示,工作中只有不到30%的员工处于积极完成工作的状态。为什么消极怠工如此普遍? 员工潜能与实际表现之间有巨大鸿沟,如何将员工的潜能充分释放出来?员工敬业度的概念应运而生。

工作投入(strive):员工付出额外的努力并致力于那些能够促成组织成功的工作。
愿意留下(stay):员工强烈希望留在组织之中。
愿意宣传(say):员工一如既往地向同事、潜在同事,尤其是向客户(现有客户及潜在客户)盛赞自己所在的组织。
以往研究表明:敬业度水平与客户满意度、企业业绩等重要指标之间高度相关。如果一个组织中高敬业度的员工越多,那么流程、系统、工具才会被有效应用,从而产生杰出绩效。
那么,企业该如何促进员工的敬业状态呢?一切管理,本质上来讲都是对人的管理,一切管理都是基于人的自我管理,组织管理是对自我管理的辅助并以自我管理为最终目的。员工的自我管理意识,来自组织的投入,即组织对员工所提供的各方面的软硬件条件,员工只有在个体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才会表现敬业,即输入(企业管理措施让员工满意)——输出(员工敬业状态,自我管理)——结果(企业绩效)。
员工敬业度调研的实施流程

匿名测评。在调研问卷确定后,通常会采用线上的方式收集数据。首先将最终确认的测试问卷上传系统,并进行系统试测。召开项目动员会,向相关人员解释项目目的,培训系统使用,及时处理评测过程中的问题。接来下是通过电脑与手机同时进行匿名的在线评测、收集数据,并让后台IT人员监控评测数据,对评测过程数据进行反馈,督促员工及时参加。

按照各因素与敬业度的相关度高低(是否更大的影响员工敬业度)、得分高低(得分越低则提升难度越小),可以将所有的改进措施分到以下四个区域:
蓝色区域。与敬业度高相关,目前得分偏低。属于优先改进区域。
绿色区域。与敬业度高相关,目前得分偏高。属于第二改进区域。
灰色区域。与敬业度低相关,目前得分偏低。属于第三改进区域。
红色区域。与敬业度低相关,目前得分偏高。属于最后改进区域。
在分析了优先改进措施之后,接下来是实施年度改进措施实施,之后将再次实施评测,检验效果,并制定下一步改进措施。
成功案例
某大型能源员工敬业度调研项目
项目需求:以往连续做了三年员工满意度调研,希望进一步升级调研内容,从而促进企业内部管理升级。以更加健康、昂扬、向上的状态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项目过程:

在此基础上,遵循以下修订原则:
继承保留原有问卷中经过验证、质量较好的题目,便于纵向对比;
删除以往测试中质量不佳、调研内容意义不大的题目,进一步提高调研问卷的整体质量与有效性;
在原有调研框架下,增加“敬业度”测试题目,从而丰富问卷内涵;
经过修订的调研问卷在整体风格与形式上保持一致,减少员工的陌生感。
经过修订,本次XX公司满意度调研问卷分单选和开放题二种类型,共40题。其中单选题从9个维度测量员工满意度。

环节三、调研报告。在收集数据后,我们撰写了整体分析与分单位的报告,与客户一起撰写了下一步的改进行动计划,并针对各下属单位做了相关培训辅导。
项目成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0187份,占全体员工总数的 65.2%。员工参与踊跃还表现在开放式作答题“您认为近年来公司发生在哪些方面发生了积极转变,希望公司在哪个或哪几个方面做出进一步改进?“中反馈了大量信息:共收到2528条、89769字关于公司近年来发生的积极改变反馈;共收到2529条、122811字关于公司的改进建议。员工很多回答都十分客观、认真,对公司的积极转变予以肯定的同时,还提供了很多切合实际的建设性意见,值得深入思考,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