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指数测验™ Creativity Potential Index,CPI™ 112题,100分钟 测试全脑思维能力,预测候选人的创造潜力!
适用场景
     本测验专门针对组织招聘选拔与人才培养发展场合开发,主要用途在于:
     1、针对需要高创新能力的岗位,例如研发类、策划类岗位的招聘;
     2、全面测量候选人的创造动机和创造能力,从而预测候选人的创造潜力。
理论背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创造力逐渐成为了一种十分重要的生产力,所以很多组织在人才选拔中越来越注重对创造力的评价。基于此,我们开发了创造力指数测验™(Creativity Potential Index™,CPI),本测验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创造动机与创造能力:

  • 创造动机。测量创造力的动机部分,即“愿不愿意”的成分,通过测验个人的一些性格特点包括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和挑战性,来测量个人的创造意愿度。它可以用来发现那些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个体,他们趋于冒险,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勇于挑战未知。
  • 创造能力。测量创造力的能力部分,即“能不能够”的成分。从理论角度来说,创造活动包括了发散思维和聚敛思维两个过程,发散过程的主要策略是联想,运用的是发散思维能力,而聚敛过程的主要策略是归纳,运用的是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在考察创造力的时候,既要考察参测者的发散思维能力,也要考察其逻辑思维能力。
  •       发散思维:思维区域集中在右脑。特点:全局性思维、无定式、天马行空、感性、灵光乍现、发现新的联系与观点;但容易陷入空想,不切实际。
          聚敛思维:思维区域集中在左脑。特点:聚焦性思维、按固定经验与逻辑解决问题,理性、逻辑与条理;但容易陷入思维定式,形成思维盲区。
          创造性人才需要同时具备右脑思维(思维具有独特性与想象力)和左脑思维(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果说发散性思维体现了创造力中灵光乍现的一面,逻辑思维则体现了创造力中最后形成逻辑清晰解决方案的一方面。逻辑思维能力是创造力最后落地的保障。
    测验特点
         1、测试全面。从动机与能力两个方面测量创造力,从而完整地对一个人的创造潜力进行评估
         2、客观测量发散思维。由于以往发散性思维测试的方法都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不易实现大规模、标准化施测。因此经过与北师大测评中心的合作,借鉴国外客观化创造力测验的经验,我们开发了适合中国人特点的批判性思维测试( Critical Thinking AssessmentCTA)和远距离联想测试( Remote Associates TestRAT),采用客观化的方式来测量发散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