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与测评的碰撞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无论你身居何处,身任何职,无论你是一个爱打游戏的少年,还是一个家有网瘾少年的家长,相信你对游戏都已不再陌生。游戏的的确确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乐趣,当我们完全沉浸在游戏当中时,仿佛可以将一切烦恼抛诸脑后,无拘无束地在游戏世界中遨游,使自己进入“心流”状态,从而享受高度的兴奋和充实感。
      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玩游戏可以促使人释放压力、精神愉悦,但如果不能够遵循适度原则,便会给身心带来巨大的危害。那么,在多彩纷繁的世界中,我们如何才能利用好游戏的正面影响呢?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家们给出了部分答案,他们创造性地将游戏化与人才测评结合在一起,在现存测验中添加游戏元素,以改善测验结果。这就是游戏化测评(Assessment gamification)。
       游戏化测评是一种游戏思维,它需要识别和建立特定的目标结果、可能导致这些结果的心理状态变化和游戏元素之间的联系,然后将识别出的游戏元素添加到现有测验中,并检验是否在不牺牲现有测验心理测量属性的情况下,实现期望的结果。游戏元素和目标结果之间的关系是由个体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变化所中介的,例如,实行全校范围内的游戏化干预(游戏元素)以促进学生学习(心理状态或行为变化),最终提高毕业率(目标结果)。在人事测评领域,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家希望通过游戏化测评方式来改善应聘者反应,最终影响组织远端结果,如增加组织吸引力等。
      与游戏化测评相对的另一种游戏思维是游戏式测评(game-based assessment),游戏式测评则涉及成熟的游戏开发,游戏开发需要同时结合多种元素,创造人们可以独立地“玩”的体验。并在游戏进程中不断完善游戏原型,直到最终开发出令人满意的游戏玩法体验。
      游戏化前景看起来一片大好,那么何种类型的测验才适合进行游戏化呢?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家们同样给出了答案——情境判断测验(Situational Judgement Tests)。在常见的人事测评选拔和评估工具中,SJT可能是最适合游戏化的。它一般会针对情景困境列出一组不同水平的行动方案,并要求受测者评价每种行为方案发生的可能性和效能。它依赖于一个游戏元素:叙事。许多游戏元素可以很容易地被添加到SJT中,例如,可以通过其他叙事方式,如音频、视频等来对问题进行精心设计,以增加参与者的沉浸感和控制感,使参与者感觉到他们在整个测验中取得了有效进展。
后记
      在网络技术覆盖如此全面的今天,人们对游戏的新奇度和敏感度已大大降低,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减新奇效应的影响。游戏化、应聘者反应和组织远端结果之间的关系似乎又变得扑朔迷离起来,到底何种形式、何种程度的游戏化才能改善应聘者反应以正面影响组织远端结果呢?这个问题仍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对其进行不懈的探索。
任硕, 人才测评与命题顾问
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硕士
北京师范大学人事与组织心理实验室项目主管
北京市人事考试中心命审题专家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应用心理硕士(MAP)实践教学导师
长期从事人才测评于选拔工作,研究专长为人事测评工具开发,访谈与质性研究等,曾为中央国家机关、新华社、百度、腾讯、人民银行等企业和组织提供人才测评与选拔服务
文章排行
  1. 员工敬业度:从Q12到A12
  2. 了解信度与效度,为组织精准选才!
  3. 组织公民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4. 条件推理测试(CRT),内隐测量的浪漫!
  5. 通过实战演练选拔管理人员——文件筐测验操作实务
  6. 小工具,大用途 ——360度反馈及其国内实践
  7. 员工反生产行为概述及管理对策
  8.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题目编制
  9. 关于满意度与敬业度提升模型的实证研究
  10. 情境判断测验(SJT)的大脑反应机制
您的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