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员工的职业之锚:企业人才保留与发展的秘密武器
深入解析职业锚理论,帮助企业找到人才管理的核心支点
      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是否经常面临这样的困惑:为什么高薪留不住优秀员工?为什么有的员工在岗位上如鱼得水,有的却始终难以融入?
     这一切的答案,可能就隐藏在"职业锚"理论中。这个由美国著名商学院研究团队经过12年追踪研究提出的理论,正在重新定义企业的人才管理方式。
什么是职业锚?
     职业锚,指的是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时,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它就像是职业生涯中的"定盘星",决定着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向和选择。
     这个概念源于一项长期研究:研究团队对44名MBA毕业生进行了长达12年跟踪调查,通过面谈、问卷、能力测评等多种方式,最终总结出了这一影响深远的理论。
(深入的职业对话有助于发现员工的职业锚点)
职业锚的四大特点
     1. 基于实践经验,而非测试结果
     职业锚不是通过测评工具测出来的能力或动机,而是在工作实践中逐渐形成和显现的。员工需要在真正的工作体验中,才能发现自己真正看重和擅长什么。
     这对企业的启示:为新员工提供轮岗和实践机会,比单纯的测评更能帮助其找到职业方向。
     2. 是自我认知的整合结果
     职业锚是员工动机、需要、价值观和能力相互作用和整合的产物。它不是单一因素决定的,而是多种内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 具有稳定性,但不是一成不变
     职业锚为员工提供稳定的职业发展区域,但并非固定不变。随着个人成长和环境变化,职业锚也可能发生调整和变化。
     4. 需要时间沉淀和发现
     职业锚发生在早期职业阶段,员工需要工作若干年,积累一定经验后,才能确定自己稳定的长期贡献区。
八大职业锚类型及其管理启示
     研究发现了八种主要的职业锚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管理需求:
     ①技术/职能型
     这类员工热爱自己的专业领域,追求在特定技术或职能领域的成长和精通。
     管理启示:提供专业发展通道,避免过早转入管理岗。
     ②管理型
     渴望承担管理责任,喜欢整合资源、领导团队和做出决策。
     管理启示:提供领导力发展机会和晋升通道。
     ③自主/独立型
     重视工作自主性和独立性,不喜欢过多的约束和监督。
     管理启示:提供弹性工作安排和足够的自主空间。
     ④安全/稳定型
     追求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感,看重组织的稳定性和福利保障。
     管理启示:提供长期雇佣承诺和完善的福利体系。
     ⑤创业创造型
     渴望创建属于自己的事业或产品,喜欢挑战和冒险。
     管理启示:提供内部创业机会和创新项目。
     ⑥服务/奉献型
     希望从事能够体现个人价值观的工作,追求为他人的福利做贡献。
     管理启示:强调工作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⑦纯粹挑战型
     喜欢解决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战胜强硬的对手,克服难以克服的困难障碍。
     管理启示: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和项目。
     ⑧生活方式型
     希望工作与个人生活达到平衡,强调工作安排的灵活性。
     管理启示:支持工作生活平衡,提供灵活工作安排。
(理解员工的职业锚有助于规划更精准的发展路径)
职业锚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价值
     1.人才招聘与配置
     了解职位所需的职业锚类型,在招聘时更好地评估候选人的匹配度。例如,研发岗位可能更适合技术/职能型锚的员工,而管理培训生项目可能更吸引管理型锚的候选人。
     2.员工保留与激励
     通过识别员工的职业锚类型,提供针对性的激励措施和发展机会,大幅提升员工满意度和留任率
     3.职业生涯规划
     帮助员工认识自己的职业锚,制定更符合其内在动机的职业发展路径,减少盲目跳槽和职业迷茫
     4.团队建设与领导力发展

     理解团队成员的职业锚分布,优化团队组合,发挥各自优势,提升团队整体效能


实践建议:如何发现员工的职业锚?
     1.开展深度对话
     通过结构化的职业访谈,了解员工的工作动机、价值观和职业理想。问一些开放式问题,如:"你理想的工作是什么样的?""工作中什么让你最有成就感?"
     2.提供多元体验
     为员工提供轮岗、项目制工作等多元体验机会,在实践中观察和发现其偏好和优势。
     3.建立反馈机制
     定期进行职业发展回顾,鼓励员工反思自己的工作体验和职业偏好变化。
     4.培养管理者识别能力

     培训中层管理者掌握职业锚识别技巧,使其能够更好地辅导下属职业发展。


结语:锚定人才,驱动发展
     职业锚理论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人才管理视角不是试图改变员工来适应岗位,而是帮助员工找到适合自己锚点的位置

     当企业能够识别并尊重员工的职业锚,不仅能够提升人才保留率,更能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实现组织与个人的共同成长。

    期待您的企业能够运用职业锚理论,构建更加人性化和高效的人才管理体系。

李源, 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国家高级注册管理咨询师
SHL、Psytech公司认证高级测评师、国际注册培训管理师(AACTP)
心理学硕士,曾在天狮、Fesco、中华英才网等公司任职,历任招聘经理、高级人力资源顾问、校园事业部总监、中西区RPO&Campus总监等职位。
拥有多年的企业人力资源、咨询公司工作经验,曾经为中国移动、百度、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中国电信、中核集团、中石油集团、伊利集团、成飞集团、四川能投、湖南卫视等多家企业提供测评、结构化面试、雇主品牌建设、校园招聘、胜任力模型、任职资格体系构建等方面的咨询与服务。
文章排行
  1. 员工敬业度:从Q12到A12
  2. 了解信度与效度,为组织精准选才!
  3. 组织公民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4. 条件推理测试(CRT),内隐测量的浪漫!
  5. 通过实战演练选拔管理人员——文件筐测验操作实务
  6. 小工具,大用途 ——360度反馈及其国内实践
  7. 员工反生产行为概述及管理对策
  8.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题目编制
  9. 情绪智力基本概念及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启发
  10. 关于满意度与敬业度提升模型的实证研究
您的浏览历史